近日,上海市闵行区13层在建住宅楼“拔地而倒”,触目惊心地把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摆在人们眼前。楼房何以倒塌,如何避免此类隐患,成为大家关心的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高级工程师谭现锋,重视着事件进展。“从到场专家的调查分析来看,楼房一侧堆了高达10 米的土堆,另一侧掏空了 4.6 米深的基坑,剪切力让楼房瞬间折断,这是楼房倒向一侧的主因。”长期从事基桩施工的谭现锋认为,从目前来看,该楼房的勘察、设计、质量等环节没问题,事故发生的重点是大楼两侧的压力差导致住宅倾倒。
“按照正常的施工程序,建楼房应当先建地下室,再建主体建筑。倒塌的这幢楼却是先建主体,再外建地下室。其实,先建大楼、后建地下车库,在今天并不是一个技术上难以逾越的难题。但建设时应最大限度地考虑楼房和基坑的因素,确保万无一失。这取决于施工方的能力和现场详细情况。”谭现锋说。
32 岁的谭现锋,外表不露锋芒,在从事基础处理施工工作方面,却经验比较丰富。他的办公室陈设简单,沙发上甚至略有尘土——他显然对此并不在意。谭现锋大部分时间在工地上度过,不是办公室的常客。在地图上标注他所负责的施工项目,远至非洲的阿尔及利亚。
“埋在地下的基坑建设,是良心活儿。虽然在地面上看不见,但它关系着每个家庭、每个用户的安全。”谭现锋从事施工的项目,没有出过任何安全事故。他介绍,依照国家规定,有一系列的流程和规范标准确保基坑安全。
举例来说,建造一个基坑支护工程,施工之前需要周密部署,步步考察,层层把关。“首先要到现场进行地形勘察,初步了解当地岩土层状况;然后,考察建筑周围铺设的地下管线;再根据勘察报告,策划基坑的实施工程的方案。”谭现锋介绍,方案出来后,要先提交单位内部评审把关,然后报送省市质量监督部门,进行专家评审。方案将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作出修改,最终提交甲方。
在建筑工地上,建造基坑只见重型机械尘土飞扬,其实从设计到施工,背后工作粗中有细,来不得半点马虎。“这是安全的基础。”谭现锋说。采访过程中,一位技术人员敲门进来询问水样检验测试情况。“建房还要取水样吗?”记者问。谭现锋说,有的工程触及地下含水层,不一样的地区的水质不同,所含化学元素也不一样,对钢筋的腐蚀程度不一样,这也是安全必须考量的因素。
在上海楼房倒塌事件中,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施工是事故的主要诱因。 谭现锋介绍,在现场施工之前,应进行周密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方案。这中间还包括实施工程人员、施工全套工艺流程和施工安全的详细安排,以及发生意外事故时应采取的应急预案。“ 这个方案做好之后,也要经过层层把关。近年来特别增加了独立的安全评审,由注册安全工程师执行,以示安全之重。”他表示,如果严格依照国家施工规范和标准,事先设计好施工组织方案再进行实施工程,可完全避免悲剧的发生。
谭现锋曾在地震多发国家阿尔及利亚完成了2万套民心住宅项目的基坑建设,同时也在尝试对新工艺、新方法的研究与探索。他目前承担的《复杂地层旋挖钻机的施工工法研究与应用》,首次在国内对该项先进设备与工艺进行系统研究介绍。由他担任主要起草人之一的《旋挖钻孔灌注桩实施工程技术规范》,不仅把施工的安全、高效、 精准放在首位,环保也被列入考量范围。“环保施工是一个发展的趋势,它包括对施工噪声的控制,以及减少施工现场的泥浆等。”相信更安全、更安静、更整洁的施工现场,将为城市和乡村带来更多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