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产业的全球绝对龙头,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在某一些程度上已经超出了一家公司的范畴,其一举一动实时拨动各方心弦。
这种状态的好处显而易见,利好的一面会得到更广泛的社会关注,比如,能因发布新产品(“麒麟电池”)而登上微博热搜的恐怕也就只有宁德时代了;坏处也很明显,就是但凡行业有点风吹草动,首当其冲被质疑的一定也是宁德时代。
【产能过剩的线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省宜宾市举行,业内企业家纷纷出席并发表演讲,其中产能过剩成为大家普遍热议的一个话题。
比如,一汽集团总经理邱现东给出一组数据,2022年至今,50多家企业对外公布的亿元以上的投资项目超过了125个,总投资预算超过1.4万亿,产能规划超过2500GWh,远远超出实际的需求;再比如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的发言,其预计到2025年中国需要的动力电池产能为1000-1200GWh,目前行业产能规划已达到4800GWh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,动力电池生产制造领域有个专业名词叫直通率,即生产出的电池能直接装车的比例。它是由每个工序的良品率相乘而来,用于衡量一家公司的制造能力和效率。动力电池有20多道工序,哪怕每一个工序的良品率相差很小,相乘下来也会变得很大。假设一条产线%,而当所有工序的良品率都降到98%时,直通率会暴跌至66.7%。
一个市场空间只有100亿的行业,哪怕企业拿到50%的市占率,也只有50亿的规模。但如果市场空间有1000亿,切30%的蛋糕也有300亿的体量。后者相比前者市占率下滑了,能说明企业走下坡路了吗?更何况,未来动力电池很可能是一个十万亿级别的赛道,在如此巨大的增量面前,过分执着于市占率有意义吗?所以,看问题要全面地看,不能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
在此之前,宁德时代率先在业内开发出CTP结构和高镍三元体系,从结构创新和材料体系实现对日韩的超车,目前已经是碾压状态。比如被《时代周刊》评为2022年度最佳发明的“麒麟电池”,体积利用效率高达72%,同等体积下电量比特斯拉4680电池都高13%。此外,公司研发的4680、4695等大圆柱电池产品的循环寿命都能达到国内外友商的3倍以上,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比友商高出10%以上,同时安全性远超竞品。
对于未来技术的储备和商业化,宁德时代也领先一个身位,今年4月正式公开宣布钠离子电池落地奇瑞冰淇淋车型,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达到160Wh/kg;发布凝聚态电池,单体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可达500Wh/kg,未来将在汽车和飞机上实现商业化,此外公司重卡换电产品也已成功发布,通过不断开拓应用场景来推动产业天花板持续向上打开。这几天又有爆炸性消息传出,就是宁德时代今年有一款产品将实现充电不到10分钟,续航超400公里。
关于动力电池,近期还有一个满城风雨的传闻,就是宁德时代将被踢出供应链。尽管公司已明确否认了这一说法,但民众还是半信半疑的状态,而且这种担忧恐怕还不只是针对宁德时代一家。
只要我们自己做到最好,就不会成为别人案板上的鱼肉。光伏就是个例子,十几年前,欧美动不动就拿中国光伏企业开刀,但现在,当中国光伏做到了世界第一,双方利益相关、休戚与共,拳头也就打不下去了。说到底,中国的产品既便宜又好用,拒绝合作的后果可能是“杀敌八百,自损一千”,这笔经济账大家都算的很清楚,特别是在全球碳减排的宏观背景下。
根据IEA(国际能源署)发布的碳排放报告,2022年,全球能源相关的碳排放量同比增长0.9%至3.21亿吨,总量达到368亿吨的创纪录高值。而早在2020年,中、美、欧科学家就在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》上发表了一项研究,文章指出,如果温室气体排放不下降,那么50年后,大约有35亿人将处于几乎没办法生存的环境之中。
身处舞台中央,受到的关注多了,自然少不了质疑和批评,只是希望这些质疑和批评能基于理性的思考和扎实的逻辑,而不是主观猜测和臆断。最近外界还出现一些将锂电与光伏对标的声音,认为锂电产业也会像光伏那般内卷,实际上也是无稽之谈。不管是壁垒还是产品差异性,锂电都要远远强过光伏,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二者并不具备可比性。
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,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依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、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)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;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,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。
声明: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,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。如有侵权或别的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。